|
全國百強!西安6個項目入選→6月30日上午,2023海絲之路文化和旅游博覽會開幕式暨中華文化與現代制造創新發展大會在浙江省寧波市舉行。 在此次創新發展大會上 西安市6個項目入選 “全國文化遺產旅游百強案例” 分別是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走近考古——探尋大秦的上下世界”考古研學活動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館的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館主題旅游項目 西安曲江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大唐芙蓉園景區管理分公司的唐代宮廷燕樂《鼓》——西安鼓樂非遺創新項目 陜西華清宮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的華清宮景區文化遺產旅游案例 陜西漢唐石刻博物館的“石刻里的藝術天地”教育活動 西安博物院的“歷史的印記 雁塔的回響”——主題研學活動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其中,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走近考古——探尋大秦的上下世界”考古研學活動,圍繞“秦宮”和“秦陵”兩個關鍵詞,從秦始皇兵馬俑、秦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秦咸陽宮城遺址出發,結合“學修兵馬俑”品牌教育活動、考古工地發掘和標本清洗體驗、秦宮賞月、與考古工作者圍爐夜話等,開發一系列體驗性和創新性的課程內容,讓大家了解大秦故事,共度一場難忘的秦文化探尋之旅。 大唐西市博物館 大唐西市博物館主題旅游項目,以“博物館+旅游”發展戰略為中心,以盛唐文化、絲路文化及西市文化為發力點,傾力打造了博物館、絲路風情街、大唐西市絲路文旅小鎮等文化和旅游相融合的新熱點。 這既是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大唐西市人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及絲綢之路起點的文化宣傳陣地,又是挖掘大唐西市歷史與絲路文化內涵,文旅融合,滿足觀眾多元文化服務,豐富絲路旅游文化的有力舉措。 東倉鼓樂社 東倉鼓樂社就是西安鼓樂的傳承者之一,唐代宮廷燕樂《鼓》——西安鼓樂非遺創新項目,通過全新的編曲和兼具故事性與娛樂性的呈現方式,在絢爛黑科技的加持下,將原生態的東倉鼓樂二次提升升華,并以感人的生命傳承故事情節和傳之有道的交互方式,讓西安鼓樂這一“千年活化石”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全新編創形式,再次煥發出新的生機。 如今,在西安大唐芙蓉園內,便可欣賞到這場盛大的大唐樂音。據悉東倉鼓樂在這里演出已有十余年之久,真實再現了大唐典雅恢弘的王朝音樂。 陜西漢唐石刻博物館 “石刻里的藝術天地”教育活動是陜西漢唐石刻博物館在教育活動開展中,根據館藏文物的特征,重點突出中國文字發展史、書法藝術、文物保護和美育。 通過《文物初認知》小課堂、《文物修復》、《壁畫繪制》、《趣味文字剪紙》、《碑石傳拓》等環節,把文物知識和實踐體驗相結合,寓教于樂,豐富學生課外知識,縮短了文物與公眾距離,漫步在這里,靜心欣賞千百年前古人的深邃思想和精美工藝,感受昔日悠悠漢唐帝國的盛世輝煌和長安的繁榮景象。 華清宮景區 比如立足特色唐宮園林景觀推出的“華清宮唐宮燈會”以及“心動了國潮”、“大唐婚典”等主題活動,并結合優秀歷史文化進校園、華清宮景區非遺文化傳播展示項目等活動,通過現場制作、互動體驗的形式,為游客送來一場場文化盛宴,不斷提升景區文化內涵,為西安文旅發展提供新引擎、新動力。 西安博物院 通過“我在西博‘修文物’”“小小講解員培訓班”“瓦片拓片制作”“勾勒青銅紋飾”“巧手折漢服”“繪制多彩衣”“國寶公開課”等一系列活動,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養,讓大家在學中玩,在玩中學,感受博物館的文化魅力。 據悉,“2022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推介活動”由中國文物學會、中國文物報社聯合主辦,旨在深入挖掘文化遺產中蘊藏的豐富內涵,推動將更多文物資源納入旅游線路,促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本屆推介活動共有184家單位申報,涵蓋了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博物館、紀念館、考古遺址公園、文物保護單位、文旅部門、文旅企業等。 2022年度百強案例涉及文化遺產門類眾多、旅游產品類型豐富、申報主體屬性多元,包括了“文物古跡主題旅游案例”“考古遺址主題旅游案例”“博物館主題旅游案例”“革命文物主題旅游案例”“工業遺產主題旅游案例”等10個類型,案例項目具有創新價值和鮮明特色,見證了文化遺產與旅游產業的雙向奔赴。 來源:西安文旅之聲 如有侵權 請聯系刪稿 |